周至县历史最悠久的旅游景区当属楼观台。这里是周朝大夫尹喜“结草为楼,以观天象”的地方,也是春秋时代大思想家老子说经传道的地方。
楼观台因为老子姓李的缘故,在唐代达到鼎盛。仅“宗圣宫”三个字就可以完美体现出这座皇家道观的规格和气派。再有说经台、药王宫、闻仙沟、百竹园、炼丹峰等景点分布其中,让整座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显得庄重、大气,文化底蕴极其深厚。
最近几年,随着世界唯一棕色大熊猫“七仔”的走红,也让楼观台内的秦岭四宝馆声名鹊起,成为了熊猫粉们的网红打卡地。
与楼观台隔着环山路,有一院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群,这就是财神庙。
这座庙里供奉的是中国民间的武财神,也是北方地区的正财神赵公明。传说赵公明就出生在附近的赵代村。赵代村原本就有一座破旧的财神庙。后来随着曲江的开发和对历史文化的发掘,遂将财神庙进行了改扩建,才有了今天的规模。
发财是每个人都想要的。因此,每年的正月初一财神庙那是人山人海,都抢着去给财神爷上第一炷香,希望自己能“财源达三江,富路通四海”。
这个景区虽然“有钱”,但是笔者认为还是缺了点文化底蕴。不过这也不能求全责备,毕竟只要有钱,其他大部分东西都可以买来。
顺着环山路向西,跨过黑河大桥就来到了周至县马召镇,这里有著名的仙游寺和黑河水库。
说这里“凄美”,并非此地有多悲伤,而是发生在这里的两件事始终让古人和今人意难平。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任周至县尉时曾游历了仙游寺,与僧人聊天时有感于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,便写下了经典长诗《长恨歌》。虽然《长恨歌》写于周至县的仙游寺,但是如今将“长恨歌”演绎得最好的地方却不在周至,而在临潼的骊山。这便是第一个意难平。
仙游寺法王塔下的那一汪清水名叫金盆水库,是西安人的水源地。平日里大家都称其为黑河水库。
水库的建成,让西安人民久旱逢甘露,终于脱掉了缺水城市的帽子,助力大西安重现“八水绕长安”的盛世美颜。但是这个水库对于周至人来说,心里五味杂陈。
支援省会城市建设,周至人义不容辞;为引汉济渭让路,周至人也无话可说,但是尊重是互相的。因为黑河水的浇灌,才有了金黄的小麦和水稻,才有了“金周至”的美誉,也是因为黑河水库被确定为西安人的水源地,让周至工业化道路举步维艰,甚至直到今天连一条过境周至的高速公路都没有。“金周至”直接变成了贫困的代名词和时代的讽刺。这就是第二个意难平。
就目前来看,周至县人气最旺、网络热度最高的景区当属水街了。
周至水街依托莎莎河的天然水道,辅之以人工修葺,在沿河两岸营造了很多仿古商业店铺,再加之水里的游船、荷花,岸边的垂柳、亭台,确实与“北方第一水街”的名头相符。
别看如今的周至水街名声在外,其实它之前也经历过较大波折。记得是在六七年前,由于与袁家村、白鹿仓等景区同质化经营现象严重,周至水街几乎陷入到了困境,最后发展到要抵押水街资产贷款度日的窘境。只不过后来随着烟火巷子的扩建和郭少杰、木森等网红明星的到来,才让水街彻底翻身,成为了西安周边最大的网红打卡地。
不知道有谁还记得,在楼观台的西边有一个地方叫薰衣草庄园。今天我路过那里的时候,庄园的白色栏杆围墙还依稀可见,只是庄园里面已经是杂草丛生,再也没有了往昔的繁华热闹。
薰衣草庄园是一个欧式景点,里面除了薰衣草、洛可可式建筑,还有爱情走廊、荷兰风车、七彩跑到等设施,且全部免费为游人开放,可以让大家不必出国就能大致领略异域风情。记得当时县内的106路公交车好像还有薰衣草庄园这一站。只是很可惜,薰衣草庄园后来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了违章建筑,直接拆了。
窃以为,如果拆了薰衣草庄园能直接还耕还林都有情可原,但是废弃掉实在不妥。如果当初有关部门在做决定时能进行一番调研,能权衡一下利弊,或者通过收归国有,或者通过罚款息事,为周至保留一个别样的景点,那么如今的环楼观台地区必将增色不少。
除了上述五个之最,周至县还有很多景点也值得仔细品读。比如最无聊的景区八云塔,最短命的景区延生观,最山寨的景区周城,最美丽的景区黑河森林公园(老县城),研学的最佳目的地秦岭植物园等等,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