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自己的计划,今天从大理到泸水市,行程222公里,在泸水市与朋友汇合,这样可以在泸水市休息大半天时间。
朋友希望我去腾冲,然后一起去泸水。虽然多了将近一百公里,还是更改行程,经杭瑞高速转保腾高速去了腾冲。
开车需4.5个小时,主要原因是山太多,这两段高速路转弯多。
从大理到腾冲这段路,自汉代以来就是“蜀身毒道”南方丝绸之路的一部分,经今大理过澜沧江,到永昌郡(保山),西行过怒江,出高黎贡山至腾冲,再从这里西南行到蒲甘,由蒲甘沿亲敦江而上,经胡康河谷由曼尼普尔进入印度阿萨密,再南下达卡地区(在今孟加拉国),由此溯恒河而西,从陆路入印度。
如今高速早已取代丝绸古道,一路或沿山谷比溪而上,或在山腰穿行而过。澜沧大桥、怒江大桥和龙江大桥凌水飞度,蔚为壮观。
一路上走走停停,晚上7点左右到了腾冲市。酒店离腾冲文庙很近,走路过去大约10多分钟。
腾冲,是古代川、滇、缅、印南方陆上“丝绸之路”必经之地,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,儒学也蔚然成风。明成化十六年(公元1480年)修建的腾冲文庙是保山地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学宫,且是在抗日战火中所遗留下来的唯一古建筑群。
很遗憾文庙正在整修,暂不对外开放。
信步在周边转了转,感觉腾冲特别钟爱牌坊,不论是商业区还是仿古老城区,都用牌坊来彰显功能和底蕴。
城门外的马帮雕塑群,生动地讲述着腾冲马帮的辉煌过往。
腾冲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枢纽、重要驿站,书写了云南的经贸历史。清代末年民国初期,腾冲县就有14路马帮,每天有1万多马匹在这条古道上运输。
1944年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时,当地马帮积极参与运输军粮和弹药武器,为收复滇西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1950年8月,腾冲所在的保山地区组成大马帮参加援藏,把18万公斤大米运到西藏,为支援解放军进藏作出了贡献。这次援藏可以说是马帮在茶马古道上最后的辉煌。
在腾冲城内漫步,看到牌坊下一个小型的菜市场。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晚上的菜市场,是不是也算是云南的一怪?
写在最后:
早上出发前,开车在洱海边沿着环海东路转了转。
《五朵金花》电影里的洱海,那时根本没有环海东线,洱海边上也没有什么太多房子。
现在洱海仍然美丽,苍山仍然苍劲,苍山洱海相互掩映。离开了彼此,都会泯然于平凡。
现在沿海都建满了房子,环海线上游客如织,各种交通工具在洱海边上行驶着。
选择性地屏蔽周围的干扰,看上去清闲地欣赏洱海的美丽,也挺美。